740 赵国(1 / 1)

赵国。

赵王显坐在王殿内,对着一本秘奏已经看了很久了。

他时而起身在殿中漫步,时而回到案前看那本奏。

殿中的侍人都见怪不怪了,他们都是服侍先王的侍人,新王继任以后不但没有杀了他们,反而继续任用,别人都说这是因为新王仁慈。

侍人们却明白,新王不是仁慈,而是拿不定主意。

赵王显犹豫了好几天,终于召来了曹备。

曹备无官无职,赵国世家曹家出身。他青年时才认识赵王显,结交后慢慢的才发现……这个六公子竟然是想找他偷师的!

这是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大王的六公子竟然不学无术。

不过细想起来,曹备也相当同情六公子。或者说大公子之下的公子都和六公子是一般情况。

先王年轻时还有些规矩,等赵国全在他掌握之中之后,他就不再顾忌那些老臣的规劝了。

所以先王没有跟王后生下太子,任由宫中妇人调拨弄权。

曹备很清楚,先王并没有宠妾灭妻的心思,他只是不在乎。

王后没有一儿半女就离世了,他也不在意。

大公子能有先生,乃是因为他虽非嫡,却为长。所以自然有先生主动上门要教他。

但剩下的公子们就没这个好运气了。

先王再不关心,于是宫中就多了一群目不识丁的公子。

不过他们之后也就是被赶出宫自谋生路而已,所以也没人关心他们到底有没有读书,识不识字。

曹备觉察到六公子的心思后,就不动声色的暗中指点他。他本意只是偶发善心,不想天降洪福,六公子竟然继位为帝了!

曹备觉得这真是老天开眼。不然换其他几个公子上去,那赵国就要多一个连字都不认识的大王了。

但六公子就算成了大王,却仍然是那个胆小怕事的六公子。

曹备因与他的渊源,也成了这位大王的亲信之人,有时不好与外人说的话,不敢当着外臣发言的东西,他都要先跟曹备商量商量。

曹备不以为苦,他也能理解六公子的处境和为难。

毕竟这个王位算是六公子白捡的,谁能想得到呢?先王从来都没对六公子另眼相看过,也没人会猜六公子会继位。

可先王就是生生熬死了大公子,死的时候又没留下话来指一个太子,这才叫诸臣无所适从,只好在现存的几位公子中选。

叫曹备说,六公子能继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脾气。

有先王那样的大王,诸臣肯定都想要一个和软、脾气好的大王。

六公子从长相上就透出一股老好人的气质,半点脾气、半点傲气都没有。

曹备进了门,拜见了六公子,如今的赵王,显。——这个大名还是继位前才匆匆被取的。

以前显王的小名是降生时大臣拟的,先王随意点的,叫满。

也不是不好,但未免不够郑重。

所以显王继位前,诸臣为了让他更添几分气势,才又郑重其事的议出一个新名来,替了“阿满”这个小名。

显王规规矩矩的照着礼仪跟曹备三问三答,问过天地人和之后,显王就拿那卷东西给曹备看了。

曹备看得出来显王坐立不安,就是不知道会是什么事。

实在是显王继位以后,国中大事早就被欢天喜地迎来一个软和大王的诸臣接过去了。连他这个显王亲信都挣不到一个合适的官职,只能以宾客的身份来应诏。

毕竟如果初封的官位不合适的话,他日后在殿上也走不远,倒不如耐下心来等一个合适的位子,以后的官途才顺畅。

所以,显王实在是没什么好操心的。

那他现在的不安就让人深思了。

曹备拱手:“大王稍等。”

然后细心读卷上文章,结果刚看了第一段,背上就冒出一层冷汗。

这文章不知是何人送上——肯定不是殿上诸位大人送过来的!

它写的是皇帝的事!

如果说一国诸侯在谁的面前仍要执臣礼,那就是皇帝了。

这赵国事事人人都不能叫显王动容,只要他安安稳稳坐在王座上,就能平平静静的过一辈子。妻儿子女全都不用他费一点心。

但唯有皇帝的事,是他不能交给臣子去办的。

而且这卷文章中还揭穿一件吓死人的大事。

那就是皇帝先是遭奸人所掳,因劫出宫,后来却揭穿皇帝乃奸生子,得位不正,其德有亏,不堪帝位。

现在奸人已被忠臣义士所除,可天下不能一日无帝!

所以此文章是号召诸侯王们去凤凰台,共议帝位。

曹德看完又来回重读数遍,直到这卷文章都会背了,才放下来。但一时半刻也说不出话来。

上面的显王还在眼睁睁的盼着他说点什么出来。

曹德先问:“此奏是何人递上的?大王如能告知,某也好断其来意是善是恶。”

反正肯定不是殿上大臣们递过来的。他们就是知道这样的事,也肯定不乐意掺和进去。

毕竟这皇帝谁做跟他们又没关系,反正他们做不了皇帝,也没个亲友能当个皇帝。既然这样,做赵国一地豪强不是更舒服?

显王犹豫片刻,叹道:“乃是一个远来的士子递给孤的。”他顿了一下,道,“此人乃凤凰台出身。”

曹备忙问,“此人何在?”“已看押起来,就收在后殿,孤平时起居之侧。除了领他进来的一个小侍之外,就只有孤的内侍知晓。”

曹备心急想见此人,可也知道他必要先安一安显王的心。

他打了一篇腹稿,徐徐道:“以某的余见,此文……如果属实,大王实在是应该往凤凰台一行的。”

显王大松一口气,喜道:“你也这么想吗?”跟着拍着案说,“孤也觉得,应该去凤凰台。”

曹备就知道显王心里也是盼着成就一番事业的。先王何等威风?轮到他这个儿子继位,半分威风都没有了。诸臣有事都不需找他商议,他们自己商量着就办了,最多事后再给他禀一回。

可显王又自卑得很,他的学问都是找曹备偷学的,有时诸臣上禀之事,他听着都稀里糊涂的,都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当然更不敢发表意见,生怕说错了被人嘲笑。

大王因无知被臣下嘲笑,不必等到后世,当下就会有人著文替他宣扬出去了。

但显王以前就算想,也只敢在心里做梦,他是不敢露出这个意思来的。

因为他确实腹内空空,纵有雄心,也不敢支张。

直到这卷文章送到手中,他才发现他能做的一件事,诸臣都做不了!

他才是赵王!

曹备见状,道:“帝王失德,其罪不小。除了大王与诸侯可以议一议帝位,别的人都是臣属,哪里能开得了口呢?哪怕为了天下,大王也不能失职畏难而不去。”

显王连连点头:“正是!”

曹备又道:“何况,若是段氏无人……这帝位,说不定就要从诸王之中选出了。”

显王立刻吓得瞪直了眼:“什么?!”

曹备就说了一段故事。

大梁传承七百余年,什么事故都发生过。就有一代,皇帝继位后突发重疾,眼看要死。可他身后并无子嗣!

这就相当麻烦了。

彼时凤凰台与诸侯之间的联系还相当紧密。皇帝这边一重病,诸侯得到消息就都赶来了。皇帝病得快死了,诸侯更不可能走了。

一看皇帝没有孩子,诸侯就帮着出主意。朝中诸臣此时一边担心皇帝的身体,一边担心诸侯,他们自己之间还要勾心斗角一番,乱得不得了。

其中就有一个诸侯起了心思,特意炮制出一篇赋,传扬出去。

赋的意思就是说,假如皇帝死了,他又没有孩子,那天下不就失了主人了吗?

这肯定不行。

那就要选皇帝。

从哪里选呢?

当然是诸侯之中啊。

理由是除了皇帝,就只有诸侯可以祭天。

这个理由真是相当充足了。

连驳都不好驳。

当时凤凰台的臣子都急得不得了,天天盼着皇帝好起来,不然他们可真敌不过诸侯的厚脸皮与刀枪了。

然后皇帝就真好起来了。

然后皇帝就开始整治诸侯了。他整完他儿子接着整,他儿子死了孙子接棒整。

那几代凤凰台与诸侯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时常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者是西风压倒东风。

如果不是皇帝不能杀诸侯,不能除国,当今的诸侯还能剩下几个都不好说了。

曹备说完这一段故事后,还问显王“有意帝位否?”

显王一片雄心登时被打消大半,吓得连连摇头。

曹备又问如果到了凤凰台,显王要选哪个诸侯为皇帝呢?

他是觉得魏王不错,还是鲁王不错呢?如果有人推举他,那他要如何回答呢?

显王也答不上来。

两问之后,显王垂头丧气。曹备得已去见那个送上此文的人。

曹备见过那人后,发觉那人就是一个眼大心空之辈。空有一腔志向,却没有才学也没有城府。

——他也不是什么人送来的。就是一个乱跑乱撞的傻子,没有出众的才学,没有显赫的家世,空有高志,意图寻大树栖之,发一笔横财。

而凤凰台的情形比想像的更复杂。

曹备对凤凰台的人物一无所知,唯有一个熟悉的是鲁国公主姜姬,听闻此女到了凤凰台,哪怕皇帝都失德被劫了,她仍安座凤凰台之上,还得了个封号安乐公主,还获得凤凰台上诸臣的支持,还令鲁人能在凤凰台上横行无忌。

曹备听得目瞪口呆,出来后就苦笑,如果显王有这个公主的本事,哪怕只有五分,也够他去凤凰台招摇一番的了。

他叮嘱显王不能再把此事告诉别人,如果显王还想去凤凰台,好歹容他去试探试探,看能不能多拉几个人支持显王这么没事出门瞎溜哒。

——还是以赵国的名义溜哒到一个明显非常危险的地方去。说不定就把赵国给带到沟里去了。

显王还是不太死心,听曹备这么说,连忙赞成。

曹备深深的暗叹了一声,出宫后就开始寻人打听凤凰台的情形啊,最近有没有凤凰台的人来啊之类的。

他还是觉得那个突然跑到赵国来的凤凰台士子出现的有点太古怪了。

不等他查出来,目前显王殿前重臣最有力的一位,陈相,请他过府一叙。

这个陈相是他自己封的,可见力量。

曹备苦哈哈的应约前去,不料倒是没拿他怎么样,而是陈相也取出一卷来,递给他道:“此乃鲁国国书。”

曹备稀里糊涂的解开一看,傻眼了。

鲁王,也就是曹备觉得虽然看起来愚笨,但身有大智,运气还相当好的那个大王,写来一封国书给赵王。

先是说我知道你爹死了,我也死过爹,你肯定很难过,就像我当年一样难过。

但虽然爹死了,我们还是大王,我们还要做一个好大王,不能为爹死而伤心啊。

我知道你会振作起来的。

现在刚好有一件大事,我需要告诉你。

我听说大梁皇帝出事了——接下来回忆了一下大梁开国皇帝跟各位诸侯之前是如何的深情厚义。

鉴于祖宗情义如此,听到大梁皇帝出事,我忧心似焚,身如油煎,我必须要去帮皇帝一把!

幸好我有弟弟,所以我禅位了!我把王位让给我弟弟了!现在我带着鲁国的忠臣良将去帮大梁皇帝了!

你要不要来啊?

——然后再追忧一遍大梁开国皇帝跟诸侯的情谊,重点说一说大梁开国皇帝开完国之后重情重义的把诸侯都给封了,裂土称王,称得上是共富贵的仁义之举了。

看在祖宗的面上,你不想去吗?

曹备:“……”

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赵王能不去吗?!赵国能不送个大王过去吗?!

曹备小心翼翼的把这烫手的国书放下,半天才挤出一句:“……何等大义。”

鲁王真是够“大义”的了。听说皇帝有事,连王位都不要就跑去了。这种大义……

曹备嘀咕道:“难道他欲为帝?”

陈相摇头,脸皱成一团,苦得很。

“猜不透啊……”深深叹了口气后,陈相问最近听说宫里的显王时常坐卧不安,盯着一卷书看,他是不是也知道这个消息了?

曹备才知道陈相找他是想问显王的心事。

——陈相担心显王找事。

曹备也苦笑,将凤凰台士子一节从头到尾细数,重点:“某觉此人行止怪异,却苦无思路。”

陈相讶然:“大王已经尽知了?”曹备摇头:“大王不知鲁王此举。”

显王只是知道凤凰台出事了,皇帝有问题了,现在天下缺个皇帝。

嗯,他想去见见世面,凑个热闹,有可能的话占个小便宜回来好跟老臣们威风威风。

陈相没有放心,反而更忧心了。

他指着国书道:“有人……欲令诸侯往凤凰台。”

鲁王是已经踩进去了。就是不知他是知情还是不知情。

鲁王还想叫上赵王。

曹备看着国书:“此书非赵独有。”

陈相点点头,收到之后他就命人去查了。

“魏有。”

曹备吁出一口气:“燕崩,晋小,郑弱。”

燕早就分成南北两半;晋国地小力弱;郑有一半都被鲁吞了,要仰鲁国鼻息而活。

唯有赵、魏、鲁可称大国,可称强国。

显然有人希望将这三个大国一网打尽了。

曹备隐怒复惊:“吞天之鹏!咽地之鲸!”

何人有如此大的胃口?

可笑此人已经剑指赵国,赵国上下竟不知此人是谁。

陈相道:“此人意属凤凰台。”

意在天下,意在帝位。

他肯定不是把三个诸侯叫到凤凰台去送他们一个皇帝做的。

他是要除掉三个强国诸侯,好剪除敌手,铺平道路。

可此人到底是谁?竟然到现在未露行迹!

陈相摇摇头,想不出来。他也只能想出一个徐公。

会是徐公吗?

他觉得不像徐公。但又实在找不出人来。

如果那云贼未除,倒有可能是他;若是李、包、伍三家仍结盟,倒是可以猜一猜他们。

现在凤凰台下的各方势力虽然都露了头,但陈相怎么看都看不出哪一个有如此气象。

曹备:“以陈公看,我王……隐之如何?”

赵王不去,赵国装傻,别掺和不行吗?陈相摇头:“如一切所料不差,我王就是不去,我国也在阵中。”

赵王不出头,龟缩赵国,那人就没办法了吗?

陈相想一想都浑身发毛,好像赵国已被人所围,四面皆是强敌刀兵。

先王胡来,死前还派兵入郑。现在赵国也是千疮百孔。

陈相刚上台就命各地军马解甲,还丁于民。盼着他们能早日安顿下来,耕种繁衍,让赵国好好恢复恢复。

现在可好,难道要把兵都再召回来,等着未来将要发生的混战吗?

就是打,赵国也支撑不下去!

怎么都是一个死,陈相这才发愁。

曹备身在局外,不像陈相困思数日,他倒是立刻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赵不能一味龟缩,又不能像鲁王一样把自己家的大王也打扮起来,装饰强军,送到凤凰台去争个高低输赢。

——那就输定了。

索性依附在鲁王之下。到时鲁王打前锋,赵国在旁边就行了。

既不落天下人口实,又没有太大的风险,真有问题,也能尽早发现,早早打算。

就是有点没面子。

赵国虽然国内凋蔽,但大国的架子没倒。还有一支强军驻扎在郑国呢。外人看赵,仍是强横。

现在突然跑去当鲁国的应声虫,面子难免就要落下来了。

曹备说完就回去了。

陈相沉思数日后,苦无良策,只得依了曹备之言。

他不肯把显王放出去,就选中了显王的大公子,也就是赵国的太子。

显王与王后感情还可以,他以前也没什么妾侍,五子一女全是王后所出。陈相等人把显王扶上王位后立刻欢天喜地的立了太子,松了好大一口气。

嫡出子多,多省心啊。

现在不舍得显王,正好拿太子来顶!

于是赵太子很快带着随从被陈相送出去了,直追鲁王。166阅读网

最新小说: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谍海偷天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八零好福妻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