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离开了掖庭狱,回到密室,招来了蔡邕父女。
蔡邕形神憔悴,精神萎顿,看起来最近的任务压得他快崩溃了,整个人几乎处于半短路状态。蔡琰的状态了不太好,脸色有些苍白,眼神也没有往日灵动。
刘辩心中一暖,不管蔡邕以前做过什么,至少他们现在为了解决他的麻烦是尽心尽力的。
“看来还是没什么结果啊。”
“陛下,臣无能。”蔡邕惭愧的说道:“搜检数日,竟无一字之得。”
“罢了。”刘辩摆摆手:“儒门经营百年,做得干净,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伯喈先生,朕想问问凤仪心法的事。关于凤仪心法,你知道多少?”
蔡邕一怔,迟疑了半晌,才说道:“臣听说,凤仪心法分正大光明四个境界……”
刘辩仔细的听完,不由得暗自叹惜。人果然不是聪明就行的,有些东西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再聪明也没辙。以蔡邕的聪明,他对凤仪心法的了解远远不如马伦。不过,他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马伦的说法:不管是龙形修炼图谱,还是凤仪心法,很可能都是来自塞外,因为龙凤两种血脉本来就来自昆仑山,修炼法门同样应该来自昆仑。欲往昆仑,无非两条路:一条经由凉州西行,一条由草原西行。
“臣忽然想起一件事。”蔡邕突然说道:“鲜卑人手里可能有龙形图谱。”
“为什么这么说?”
“十多年前,草原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豪杰。名叫檀石槐。檀石槐几乎以一已之力统一了草原,其功绩让人瞠目结舌。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恐怕已经攻入中原了。”蔡邕的眼神亮了起来,看起来有一种突然顿悟的兴奋:“臣偶尔听说,他的死状,和陛下此刻的情形有几分相似。”
“既然檀石槐也是寒毒而起,那你为什么说鲜卑人手中可能有龙形图谱?有了图谱,他还会死么?”
蔡邕摇摇头:“陛下,檀石槐少年即已明悟,他如果没有图谱。哪能活到四十岁?而且。檀石槐虽然死了,他却有两个儿子,说明他至少解决了绝嗣的问题,只是没能修炼至大圆满。最后还是死于寒毒而已。”
刘辩慢慢的捻着手指:“这么说来。朕必须要往草原上走一遭了。”
……
刘辩召集近臣商议。一开口,就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
杨修反对最激烈。
山东未平,正应该趁着嵩高山大捷的机会一举击败袁绍。先除元首,然后再各个击破。现在不攻击山东,反而去北伐,等于白白给袁绍一个统一的机会。等山东统一到袁绍手下,朝廷还有什么实力和他对抗,难道陛下一个人大杀四方?
没错,陛下是真龙,可是龙行要水,你跑到苦寒少水的沙漠去和胡人厮杀,而不是去多少的山东征战,岂不是舍已之长,用已之短?谁给陛下出的这主意,该杀!
荀攸附和了杨修的意见,他也认为此刻出兵山东最合理。就算不能一举荡平山东,至少也能重创袁绍。一旦袁绍实力受损,他就再也无法号令儒门,号令山东。就算短时间内不能击败所有的人,也可以避免袁绍坐大。
刘辩很高兴,杨修、荀攸这么说,说明他们是真心为朝廷考虑,而不是虚以委蛇。不过,他也有他的考虑。对于他来说,如果不能解决寒意侵体的麻烦,他不仅会有绝嗣的危险,而且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绝嗣,还有刘协可以继位,丧命,那麻烦就大了,就算刘协继位,他也保不住大汉江山。
要想克制拥有凤卵的袁绍,他就必须跨过这个坎。跨过去了,万事大吉,跨不过去,大汉倾覆是必然的事,就如历史上那样。
“夺不回龙形导引图谱,解不了寒毒,朕时日无多。”刘辩伸出手,看看杨修,又看看荀攸,“你们谁愿试试?”
杨修疑惑的伸出手,碰了一下刘辩的手,瞬间全明白了。他立刻问道:“陛下北伐鲜卑,洛阳怎么办?”
“有皇甫太傅坐镇洛阳,袁绍打不进来。”刘辩笑道:“你们刚才也不说了吗,他首先要统一山东。”
杨修长叹一声:“看来只好如此了。”
荀攸目光闪动,躬身道:“陛下,臣愿随陛下北伐。”
“当然,行军作战,怎么能少了你这个军谋。”
……
刘辩走进了皇甫嵩的宅第,闭门谢客的皇甫嵩赶到前庭相迎。一见面,皇甫嵩就拜倒在地,泪流不止。
几天不见,皇甫嵩瘦了一圈,眼窝深陷。
“太傅节哀。”刘辩将皇甫嵩扶了起来,抚着他上了堂,入座之后,他说道:“令婶之死,恐怕别有阴谋。董卓发狂,也是无风不起浪。”
“陛下,你这是……”皇甫嵩不解,以为刘辩是为董卓说情,不过他看了刘辩一眼,就知道事情远比他想象的严重。
刘辩把凤仪心法的事说了一遍,凤仪心法中可能藏着解寒毒的法子,而知晓凤仪心法内幕的人现在只有马氏。皇甫规的遗孀就是其中之一。董卓发狂杀人,可能不是无风起浪,而是有人在暗中布局,要断了这根线索,让他找不到解寒毒的办法。
现在,他从马伦的口中知道凤仪心法来自草原,而蔡邕也说鲜卑人手中甚至有可能有龙形导引图谱,不管是真是假,他都要赶去草原,洛阳就必须托付给皇甫嵩。
皇甫嵩沉默半晌:“陛下要用多少兵?”
刘辩心领神会:“朕给太傅留两万兵,然后再从关中调兵。令太尉一起出征。”
……
唐陶匆匆走进了密室,向闭目养神的刘辩施了一礼。
刘辩慢慢睁开了眼睛,看着唐陶。唐陶是唐瑛的族兄。唐瑛做了皇后,唐家风生水起,唐陶这个街头混混也成了皇亲。刘辩看他机灵,就让他做了郎中,随刘协去山东。
“说吧。”
“唯!”唐陶起步欲上前,刘辩笑笑:“你就站那儿说吧,一股胭脂味儿,薰人。”
唐陶尴尬不已。只得应了一声。站在原处说了起来。
他从山东赶回来,只是为了亲口汇报一件事:袁绍率领山东人上表陈情,欲拥刘协为帝。刘协推辞了帝位,但是答应愿意向天子进言。重用君子。远斥小人。重整朝纲。
刘辩无声的笑了起来:“看来没有一个是笨蛋,都是聪明人啊。”
唐陶莫名其妙。
……
牛辅坐在董卓左侧,李儒坐在他下手。两人低着头,寒着脸,沉默不语。
张辽坐在右侧,王允坐在他身边,两人互相看了看,张辽站了起来,拱手道:“太尉,陛下有诏书到。”
董卓的脸抽搐了一下,费力的翻身坐起,呼哧呼哧的喘着气。牛辅赶了过去,小心翼翼的将他扶了起来。董卓走下台阶,歉然一笑:“文远,某老弱痴肥,失礼了。”
张辽笑笑:“董公老当益壮,为国尽忠,可钦可敬。”
“唉,老糊涂了,老糊涂了。”董卓摆着手,一脸懊悔:“受奸人所误,犯下如此大错。某无颜再见陛下,唯等一死耳。”
“陛下说了,董公征战一生,要死,也应该死在沙场上,不应该死在刀笔之下。”张辽上前,伸手扶着董卓的手臂,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董卓听了,眉头一挑,过了片刻,又慢慢的松驰下来。
“如此,待某与部下商议商议,再给文远答复。”
张辽笑道:“这是自然。”
……
张辽、王允离开,董卓将牛辅、李儒和弟弟董旻叫到了内室。
“陛下要亲征鲜卑,令我率军随行,你们怎么看?”
牛辅沉默不语,李儒眉头微皱,捻着胡须不说话。董旻见了,先开了口:“兄长,这会不会是陛下调虎离山?兄长的根基在凉州,麾下健儿大多也是凉州人,当初先帝调你去并州,就差点引起大乱,现在陛下又要征你去并州,会不会是同样的想法?”
董卓不置可否,转头看向李儒:“文优,你的意见呢?”
李儒咳嗽了一声:“儒以为,太尉当奉诏而行。”
“哦?”董卓拖长了声音,眼神有些不善。
李儒不动声色:“太尉,奉诏有三利,抗诏则有三害。”
“哪三利,哪三害?”
“奉诏出征,可以继续掌握兵权,得天子信任,堵悠悠众口。若力战有功,太尉可以将功折罪,万一战死,太尉亦是为国捐躯,有身后哀荣,董氏圣眷不减。抗诏出征,则为逆臣,兵权不保,士众不附。陛下挥师入关中,太尉为罪人,身首异处,董氏三族皆受牵连,步皇甫后尘。”
董旻、牛辅相顾失色。
李儒说的重点不在董卓,董卓年过花甲,又犯下如此众罪,不杀他,天子无法向皇甫氏交待。可是,战死沙场,他是为国尽忠,天子可以放过其他人。抗诏,他就是逆臣,到时候不仅他要死,与他有关连的人都要死,董旻、牛辅也在其中。
是让董卓一个人去战死沙场,还是让董氏满门陪着他一直死?
这个选择并不难。
即使是以董卓本人而言,这也是一个没有什么疑问的选择:从天子出征,如果立了功,也许还有一线生机,抗诏则必死无疑。不错,你的根基是在凉州,可是你在凉州的号召力比皇甫氏还要大吗?你的武力,比拥有巨龙的天子还要强吗?以离心离德的羌人对付拥有巨龙的天子,你有什么胜算?
董卓的眼角抽了两下,长叹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