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降罪(1 / 1)

李乾顺闭上眼睛思考良久后问:“河西走廊如何说?”

“五百里为界,将河西走廊一划为二,东边归你,西边归大明。”

“其他皆可,但沙州不可。此地未和吐蕃交界,离明军甚远,又无鞑靼之患。”

常智光摇头:“沙州虽不和吐蕃交界,但和回鹘接壤。在下先前已经说了,最重要是大明要打通西域商路。

而且陛下看,上半年瓦刺已经没有收成,沙州不过是鸡肋,远水解不了近渴。有个俗话说,抱着金子被渴死。

舍不得眼前的利益,必然是损失更大的利益。还请陛下三思。”

李乾顺道:“如果是这等条件,我亦有条件:

第一,分四次年内送粮草为八千石,第一次三天之内不少于一千石。

第二,年赐钱增加到三十万。

第三,大米年赐两千石。

第四,开放火器交易。

第五,让出明永兴军路黄河西北面的两县土地并入瓦刺之夏州,以让瓦刺有险可防。

第六,交回所有被俘的质子军。

第七,定河西走廊交界处为商业交易区,和两国互往的唯一通道。

第八,不再视瓦刺为臣,而是兄弟之邦,只能下国书。”

“陛下,第一条有点难,据在下所知,这瓦刺还有些余粮,足够几日开销。只要大军撤到横山,粮草自然随后送到。

第三条年两千石……两千石就是三十万斤,恐怕有些难度,还有第四条恐怕不成,这个要我朝公主同意。

第五条恐怕也不成,谈判谈到丢土回去肯定是死罪。第六条,大部分质子军他们不愿意回去。至于其余事项我皆可应之。”

“朕说了八条,你否了五条。”李乾顺皮笑肉不笑道:“而且还是主要的五条,常大人似乎欠缺点诚意。”

“陛下明见,就因为有诚意才会否决。如果没有诚意在下就全部答应下来。但是做的到的在下自然会同意,做不到的在下也不敢同意。”

这个道理个体工商户盘店时候就明白,但凡有挑剔转让费高,又墨迹说装修不好,地点不好等等的一般都是有心人。

而谈几句就说不错不错,这好那也好再考虑考虑,一般都是不会是买主。

李乾顺真不想谈了,但是目前时间紧迫,自己这边粮草告急,边疆告急,每拖上一天就耗费实力一天。

只不过常智光说的是有道理,但条条都是强盗条款。要东要西,好处却一点都不给。这没法谈,但又不能不谈。

不是每个皇帝都是谈判专家的,他不知道一开始常智光就在误导他。

常智光提出的理论是瓦刺能在本次和谈中得到什么好处,瓦刺不答应和谈会有哪些麻烦。

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常智光只字不提瓦刺人不答应这条件会给明朝带来多少麻烦。

秦凤路兵力全加一起不过十万左右。哪有那么大的能力进行四面长线作战?

如瓜、沙两州距离遥远,先前李如松去那并没有攻城,而要拿下这两城最少就要三万兵马,而秦凤路的军马三万匹左右,马千乘带去一半,步骑混合还要考虑攻城器械,还要考虑瓦刺人偷袭拢县,几乎不可能。

相同,凉州有五万驻军,生啃的话依靠而今兵力根本拿不下来。灵、永乐两州有横山天屏,要拿下更是艰难。

所以说,常智光手头没有任何实力能拿下地图上画圈的任何州县。

一个聪明人不代表在学术界有出息,一个化学教授不代表知道洗衣粉怎么用。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虽然李乾顺本人算是贤君,但对谈判一点经验也没有。再加上形势逼人,更让他没有思考的时间。

接着李乾顺讨价还价了,将年赐钱、茶、绢提高三成后,两边达成了公识,常智光代表明朝在拢县和谈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协议重点如下:

第一,明和瓦刺为兄弟之邦,明承认瓦刺为独立王国。

第二,瓦刺让出先前占据的沙、瓜、宣化、西凉、灵、永乐,并且让出半个河西走廊。

第三,明必须在年内运粮草八千石予瓦刺,其中第一批一千石十五日内到达河西走廊。

第四,双方在河西走廊开设贸易站。

第五,明军交还李欢、金受等总共六名质子军将官,死活皆可。

第六,瓦刺人进入明国务工,不得有歧视待遇。

第七,所交还州县部族,愿意北迁者,明朝以每人三贯钱给予补贴,瓦刺不得强制他人北迁。

第八,为恢复经济,瓦刺向大明借低息贷款三百万贯钱,年内给予,五年后,将分十年还清。

第九,明朝约束吐蕃不再北进。

第十,瓦刺享受鞑靼国同样武器出口待遇。

这条约于是星夜快马送安国光明报加印,但也是在十天后才见报,民间闻之是一片哗然。

而在西北,几天前,二品大员王锡爵被八品钦差常智光任命为暂代凉州知州和防御使,负责接受凉州户籍钱和粮食。

章栏被任命为暂代宣化府总兵,宣化防御使,负责和吐蕃沟通,购买宣化府,这钱和粮食,甚至一部分的人口。

任命曾布为灵、永乐州知州和防御使,带领永兴军路士兵进驻灵、永乐。

刘挺被任命为沙州知州和防御使。

李德本卫队的将军被任命为瓜州知州和防御使,带本部三百,外加一千卫军先期开往任命。

李德本为明和瓦刺和谈使节,负责协调两国协议的履行,同时抽调秦凤路的兰州、西宁州、嫩州等地方官员百多人,派到各地,暂代某官职,最优先事情就是安抚四方部族。

而明朝廷这回也忙乱了,他们比百姓先三天得到了上表,之前一点消息也没有,常智光突然来这一手,让朝廷大为棘手。

朱玉和内阁开了三个时辰的会,而后连夜下了十几道圣旨,让那些以前在明瓦边境任职的官员全部去这些地方擦屁股,而后命令枢密院从东军、西军、抽调八万兵马交马千乘指挥卫戍西北。

再任命曾布为永兴军路监军,调配人马驻防灵、永乐并且要求户布调取大批粮食前往沙、瓜、宣化。

见报第二天,仍旧是出圣旨,任命常智光为西北钦差,东、西、永兴、秦凤路资源可以随意调配,派出张逊为秦凤路监军,敦促各方面物资尽快到位。

下旨从安国大学处调集部分官员,前往秦凤路任地方官并且任命了一批的盐运使、提刑司等等相关配套官员。

这些都是基本需求,并且听从常智光上表建议,每州都特意成立明商管理部,专门负责安国商会在本地投资的项目。

由于本次安国商会出资颇大,朱玉投桃报李,所以这些地方的场子一律是安国商会专营.而且还下圣旨,要求官员对商人多加礼遇。

明朝从开国以来一直是丢地,而今如此大*疆土的回归让大家都惊讶万分,谁也没想到,十万左右的兵马竟然干下如此功绩。

朝廷这边又下旨,封马千乘为秦国公,封李如松为护国公,这赏赐比所有人想象要低。

明制爵位分十二等,不封王就算了,最少得是四级的国公,而事实是这两人却是六等的国公,不少人都拿此两人和封王的李成梁做比较,得出朝廷略有不公的说法。

而让他们惊讶的是,朝廷对李德本、曾布、王锡爵等一干将官,甚至是士兵也大小有封赏,毫不吝啬,而独独少了监军加钦差常智光那一份,到底是另外有大赏赐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直到九月中旬,各州初定后,答案才出来。

朝廷公开下圣旨,免常智光钦差、监军之职,即刻拿京问罪,什么罪?罪名为损国体。

朱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道:“鞑靼国派使说我大明背信弃义,按照当初盟约,双方同时进攻,但未想常智光为一己好处,竟然私助瓦刺钱粮武器,以至孤军深入瓦刺境内鞑靼军,被十倍兵马包围,最后全军覆没。

而今鞑靼军大军囤积边境,似有问罪之意,此是明鞑之盟后明边最大的危机,而常智光之举有挑拨兄弟友邦之嫌。”

有记者问:“和谈条件是朝廷许可的吗?”

答:“联只准他息事宁人,两边罢和,绝时没有让其有资助瓦刺之意,其擅自做主,调动军粮,出售拢县囤积的大批火器,乃其一人之意”

此事见报,民间和朝廷掀起大波澜,不少官员纷纷进表求情,说常智光功大于过,请公主三思而后行,也有不少官员跟表弹劾常智光。

而明眼人则看得明白,原本拿京问罪官员是要先免全部官和职,而常智光的官虽然还是八品,但还挂在那安国知县,并且常智光麾下的光明报每期印的总编还是常智光。

最新小说: 大秦万朝:金榜曝光了我的身份 剪辑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 变成反派崽崽后我成了团宠 1899扩张之路 大宋:我变成了高俅 每晚穿到皇帝身上 我的帝国模拟器 重生蜜恋:病娇大佬怀里的心尖宠 太子他穿越而来 坑遍全星际[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