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佳诗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 第107章 隋文帝隋炀帝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第107章 隋文帝隋炀帝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1 / 1)

<>隋文帝(541—604)即杨坚。隋朝开国皇帝。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北周贵族世家。581年以皇后父代周自立为帝。公元581—604年在位。587年灭后梁。589年灭陈,统一全国,结束西晋以来分裂格局。在位期间,改革官制,开始用考试选拔人才,改革府兵制度,推行均田制,扩大垦土面积,清查人口,对后世很有影响。后在病中为子杨广杀死。

隋炀帝(569—618)即杨广。杨坚次子。公元604—618年在位。即位后,大兴徭役,征敛苛重,开凿、沟通大运河,三次进攻高丽,人民受到深重灾难。统治晚年,各地爆发农民大起义,在兵变中被杀。

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王朝。但有隋一代,通常只承认文帝杨坚和炀帝杨广两个皇帝。对他们谈论较少。只是在读史书或讲话时,对他们两人的作为有所点评,从中亦可见对他们评价的高低。

《北史》卷十一《隋本纪(上)》称,开皇十八年(598)正月,杨坚下诏:“吴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害。江南诸州人,问有船长三丈以上,悉括入官。”读史时旁批有两处:一在“私造大船”处,批有“商业发展”;一在“悉括入官”处,批有“此不可能”。(《史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11页)隋初民间自造大船,航行江海,认为这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而杨坚下诏,强制执行制船业国有化,这其实是用政治手段处理经济,逆经济规律而动,当然是“此不可能”。因此批评杨坚没有经济头脑。读《隋书》卷二《高祖本纪下》对杨坚批评:“然天性沉猜,素无学术,好为小数,不达大体。故忠臣义士莫得尽心竭辞。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又不悦诗书,废除学校。唯妇言是用,废黜诸子。逮于暮年,持法尤竣,喜怒不常,过于杀戮”后,在天头写了四字批语:“蕴藏大乱。”(同上,第179页)显然,认为隋王朝在盛时已埋下灭亡根源,杨坚对此应负有责任。

看不起杨广。他在1959年3月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曾反复声明:反对平均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不能搞平调,不能积累太多,变成秦始皇就危险,十三年亡国,隋炀帝三十八年灭亡。后来他在一次会议上谈论历代中国皇帝,说一些大老粗的皇帝能办大事情。又说:可不要看不起老粗。知识分子是比较最没有知识的。历史上当皇帝,有许多是知识分子,是没有出息的。隋炀帝就是一个会做文章、诗词的人。

唐高祖因人成事者不善断,开国皇帝多难治家

唐高祖(566—635)即李渊。唐朝开国皇帝。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世族。袭父爵唐国公。617年以太原留守起兵反隋。攻入长安。翌年称帝。年号武德。公元618—626年在位。九年传位于次子李世民,自称太上皇。

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在看来,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五代后晋刘晌修《旧唐书》,说李渊优柔寡断、独裁,杀害功臣,如帮助倡义的刘文静,信任吹牛拍马的佞臣裴寂,致使诸子问不和引起仇杀;后来还有突厥南侵直至长安附近便桥,幸亏有了李世民,否则要亡国了。似乎相当认同这条评论,在天头上批了五个字:“遇事无断判”。(《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17页)

开国皇帝,马上夺天下,马下治天下,通常是雄才大略,可是李渊不行。李渊以贵族起兵反隋,长年躲在宫殿里养尊处优,见识浅,少谋寡断,而自己却自视甚高,刚愎自用。他的那种头脑简单产生的单向思维定势,最是易听轻言,“遇事无断判”。

读《新唐书》卷六十九,于盛彦师、刘世让的故事颇有感叹。盛彦师参加李渊反隋武装,立有大功,后出任安抚大使,为徐圆朗所俘。徐圆朗很优待他,要他作书劝在城的兄弟降,他反而写了一封反降坚守书,但徐仍予以款待。徐圆朗败亡,盛彦师回来,李渊不分皂白,以为做俘虏不死,必有变节行为,“竟以罪赐死”。在相关文字的天头上作了批语:“盛彦师名将,冤死。”(同上,第220页)刘世让曾是隋朝官员,归李渊后曾为薛举所俘,但坚决不降,受到李渊表扬。后来为对付突厥南侵,奉命赴前线崞城(今山西原平),突厥害怕他,故意制造刘世让里通突厥的谣言,李渊听了不加任何调查和分析,就杀死刘世让,还抄没全家。也在刘世让传的天头上作了批语:“刘世让冤死。”(同上,第220页)<>

最新小说: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八零好福妻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谍海偷天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九零福运小俏媳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