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战话音刚落,就见贾伟站起来,低头在办公桌抽屉中摸索一会,最终摸出一页,不知是什么时候又是从什么杂志上撕下来的字纸递给齐志斌说:“小同志,恭喜啊,你又中奖了。”
显然,办公室内的郇建国、荣亮和萧华都知道贾伟那张纸上的内容是什么,以至于连平时难得一笑的郇建国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
齐志斌接过贾伟递来的那张纸,低头快速瞄了一眼,发现是一篇关于记者采访警察的文章,对贾伟难免心生一丝感激之情。可是,当他逐字逐句认真看下去时,却又变得哭笑不得起来。
一、记者:警察,你说违法该不该抓人?
警察侃侃而谈:不一定,要看具体情节,有没有从轻、减轻情节,如果有,也有可能不用抓人。
新闻第二天见报:《警察说:违法不用抓人!》。
二、记者:警察,你说违法该不该抓人?
警察小心翼翼:一般要抓,但如果是一般的打架斗殴,得到被害人家属谅解,或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也可以调解而不用抓人。
新闻第二天见报:《警察说:违法后掏钱可以不抓人!》。
三、记者:警察,你说违法该不该抓人?
警察战战兢兢:不同案件的事实都不一样,要考虑多种因素,或许可抓可不抓。
新闻第二天见报:《可抓可不抓,警察权力需要约束!》。
四、记者:警察,你说违法该不该抓人?
警察认真应对:作为警察,在案件侦查当中,不能随便发表个人的意见。
新闻第二天见报:《守口如瓶,公众哪还有知情权?》
五、记者:警察,你说违法该不该抓人?
警察如履薄冰:按照我局规定,新闻部门采访具体案件,要事先与宣传部门联系。
新闻第二天见报:《推三阻四,警察在隐瞒什么?》
六、记者:警察,你说违法该不该抓人?
警察有些气急:你要是再乱写,妨碍警察执行公务,我们将按规定对你进行处理。
新闻第二天见报:《警察公然叫板媒体,意欲何为?》
七、记者:警察,你说违法该不该抓人?
警察:……。
新闻第二天见报:《一问三不知,葫芦僧如何执法?》
八、记者:警察,你说违法该不该抓人?
警察彻底被逼疯了。
新闻第二天登报《人在做,天在看!执法黑幕重重,警察不堪良心谴责精神失常》。
看到末尾,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嗤嗤的轻笑声,齐志斌这才发现宋瑾正站旁边。不由愁眉苦脸地问道:“宋姐,这……咋办?”
“水来土挡,不用太在乎。不是还有市局宣传部吗,未必就一定会找到你。”
“但愿吧。”跟在宋瑾身后,齐志斌边走边说:“凌队干嘛把这件事交给我来做?我哪里知道该如何与记者打交道。”
“经历过这一次不就学会了吗?”
“今天我们从哪里开始?学校还没开学。”齐志斌干脆不再想记者的事。
“去罗庭长家里,昨天我打听过了,罗庭长已经出院回家静养。”
自从杨文静的母亲罗茜罗庭长说出了有关带夹层的卫生巾的事情之后,重案组再也没与其接触过。当顺利敲开房门,看到面目憔悴了许多的罗茜时,宋瑾和齐志斌倒是都能理解其目下的心情。
意外出轨的举止自然瞒不过杨副市长,由此带来的夫妻感情上的变故,再加上失女之痛,换谁都不会好过。
“罗庭长,您好,身体好点了吧?”
“没什么大碍了。”罗庭长让保姆给两人端上茶水问道:“你们今天来想要了解什么?”
“据我们前段时间的调查,在您女儿出事前,身边曾经出现过一个并非科技大学学生或教职员工的神秘年轻人,不知罗庭长可知道?”
“说来惭愧,我们一直忙于工作,从而疏忽了对女儿的关心。”说着罗庭长的眼圈又红了起来。“你所说的年轻人,我从未听文静提起过。”
“之前罗庭长曾说,您女儿几乎从不带同学或者朋友回家,所以我们想了解一下,在您与杨副市长的亲戚、故旧、同事子女中有谁与您女儿比较谈得来?”
“这个……。”罗庭长沉思片刻说:“文静与她老家堂叔家的大哥杨文磊还算谈得来。只是两人很少见面,前几年时常发现他们会打个电话,或者利用网络聊天软件勾通。至于近一段时间还有没有联系,我真的不是很清楚。”
不由自主,来自内心对女儿的愧疚,罗庭长眼睛里的泪水就流了下来。
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来安慰对方,宋瑾只好说:“罗庭长请节哀顺变。要是方便的话,能否把杨文磊的联系方式提供给我们?”
“好的,你们稍等。”说完,罗庭长起身走进了杨文静生前居住的卧室。
之前在对杨文静所有聊天记录进行调查时,齐志斌记得很清楚,并没有从中发现可疑的人。甚至没有看到有与杨文静联系频繁的人,所以他对于罗庭长所说的这个杨文静堂哥杨文磊并不抱多大希望。
很快,罗庭长带着一张小纸条走出来交给宋瑾说:“上面是杨文磊的电话号码,下面是他的微信号及QQ号码。”
“谢谢您,罗庭长。我们目前已经掌握不少证据,只要再找到杨玉廷刚刚交代出来的那个神秘年轻人,那么距离抓到案件元凶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安慰罗庭长一句,两人随即与之告辞。来到停在楼下的车里,宋瑾拿起电话就拨通了杨文磊的号码。
“你好,请问是杨文静的堂哥杨文磊吗?”
“是我,请问你是哪位?”
“我是将军市公安局重案组的宋瑾,有些事情需要与你当面谈谈,不知你今天什么时候有时间?”
“上午时间紧一点。需要我过去吗?”
“你现在什么地方,距离将军市市区有多远?”
“一百二十公里,走高速的话大概一个半小时。”
“那还是我们过去吧,请把详细地址发过来。”
“好的,马上。”
“前陵县城起义路3号,前陵县第一中学。”看到手机中收到的杨文磊发来的详细地址,宋瑾不由笑道:“这么巧?”
“怎么了?”
“我舅舅就在前陵一中。”
“教书?”
“算是吧。”
“算是是什么意思?”
“我舅舅虽是学校校长,可首先是一名人民教师。”
“很自豪?”
“那当然。”
一个半小时后,齐志斌与宋瑾很顺利地在前陵一中校门口见到了杨文静的堂哥杨文磊。
彼此认识之后,宋瑾问:“是去学校,还是我们换个地方?”
“办公室人多嘴杂不是很方便。也不用换地方了,不如就在你们车上吧,四十分钟后我还有一节课。”
杨文静遇害的消息,杨文磊自然早就知道了,所以不需多说其他,宋瑾上来开门见山地问道:“听罗庭长说,杨文静生前与你比较谈得来,不知道她有没有在无意中向你提起过,特别是春节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与什么人来往比较密切的话?”
“小静很少与我谈及她个人生活方面的事,大都是说一些有关家庭,以及社会上的见闻。自从喜欢上英语后,因为我也是英语专业毕业,所以大多时候的目的是为了练习英语口语水平。”
“请仔细想想你们之间的电话通话内容,我们在她聊天软件的记录中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若说提到什么人,小静倒是经常提及她的英文教授,好像是姓杨吧?”
“这个人我们知道,还有其他人吗?”
稍微想了一会,杨文磊说:“在小静出事的前几天,有天晚上她给我打电话时,提到过一个出现在学校英语角,英语水平很高的年轻人。”
听到这里,宋瑾和齐志斌心头不由一震,急忙追问道:“她有没有说那个年轻人叫什么,在什么单位上班?”
“那个年轻人的姓很怪,小静当时还开玩笑地说‘世界上还有这么搞笑的姓氏’。”
“姓什么?”
“富有的‘有’。”杨文磊接着说:“我当时听了也觉得很新鲜,过后我还上网查了一下。”
“还有吗?”齐志斌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姓氏,于是又补充一句道:“我是说杨文静还说过有关那个姓‘有’的年轻人其他信息吗?”
“没有了。我想当时小静之所以会向我说起那个姓‘有’的年轻人,应该一是因为那人的英语水平很高,二是姓氏有些奇怪,不然也不会提及的。”
“难道你们之间从未谈及过杨文静的感情生活?”
“偶尔我会开玩笑地问一句,诸如‘小静有没有谈男朋友’之类的话。不过,她一直说暂时不考虑这些事情,还是先把学业完成再说。”
又和杨文磊聊了几句,见对方确实提供不出其他有用的信息时,便告辞返回将军市了。宋瑾甚至没顾上和身为眼前学校校长的舅舅见上一面。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