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史迪威的办公室里,此时这位中缅印战区的参谋长正闷闷不乐。也很正常,作为名义上的缅甸盟军总指挥,他却指挥不动一支部队,就连飞虎队也对他爱搭不理,更别说中英两国的军队了。
他因为这个事,也不止一次向国内请求派军队来东南亚战场,但等来的却是拒绝的电报。英国这边他是不抱希望了,就算是他几次抗议,但英国政府也都把美国搪塞过去了,美国政府也那英国没辙。
所以史迪威就把希望放在了中队身上,他认为现在中国需要美国,应该能通过施加压力迫使中国那位委员长屈服。开始美国政府的确听从史迪威的建议,给中国施加了压力,但随着苏日开战,他发现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昨天,魏德迈来到了缅甸,担任他的副手,也带来了国内的意思。很简单,现在苏日爆发战争,苏联远东失陷已经是必然的事,现在美国需要中国出更多的力。所以无论是总统罗斯福和陆军部长史迪威就通过魏德迈转告他,务必协助中队确保缅北的安全,不允许给中队制造障碍。
虽然史迪威没打过仗,不懂战场指挥,但多年的经验也明白国内的意思意味着什么。他能想象,只要中队在缅甸重创了日军,美国会放弃缅甸甚至整个东南亚的军队指挥权,来换取中国在这场大战中出更多的力。
这两天英国态度都发生了改变,显然亚历山大这个缅甸英军总指挥也接到了国内的授意,别去找中队的麻烦。之前英国或许还担心缅甸被中国占领,现在即便是中队真的要占领缅甸,英国也会装作看不见。
很简单,相比于一个缅甸,英国本土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在亚洲,英国最看重的是印度,而不是缅甸。
随着苏日开战,苏联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要是苏联没能坚持住而投降,那进攻苏联的数百万德军能把英伦三岛踏成废墟。
就在史迪威愣神的时候,参谋告诉他中队已经撤到了曼德勒附近,而且新1军居然不在眉谬。
“新1军不在眉谬?”史迪威有些惊讶,连忙确认道,“新1军是南下了吗?”
参谋摇了摇头,“没有南下,而是北上了。不仅仅是新1军,之前南下的27军的一个师也回到了腊戌,中队可能要放弃曼德勒了。”
“曼德勒不能放弃,不然中队即便是守住腊戌在缅北也会很被动。”史迪威根本坐不住,急急忙忙跑去李恪的司令部,事情也不问清楚就对李恪发火,“李,虽然我知道你有其他想法,也不相信英军。反攻缅甸我也不强求,但是曼德勒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要是放弃曼德勒,即便是你们控制了缅北,以后想反攻仰光也很难。”
李恪也被史迪威给弄懵了,放下手中的东西,哭笑不得,“约瑟夫,你听谁说我要放弃曼德勒的?”
“难道不是?”史迪威见李恪的表情不像是骗他,也有些底气不足,“那为什么我听说新1军已经去了腊戌?而且你的军队全部撤到了曼德勒附近,难道你这不是要打算撤回去吗?”
李恪没去追究史迪威怎么知道新1军去了腊戌的事,认真道,“约瑟夫,新1军区腊戌是有重要原因的。你看看吧,这是驻守在腊戌的27军发来的电报。”
史迪威好奇地接过电报,在看到电报内容后,那电报的手都不禁颤抖,嘴角抽了抽,“这是真的吗?两个师团四万日军怎么可能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腊戌,而且他们怎么可能穿越缅东北的热带丛林。”
“我有必要骗你吗?”李恪淡淡道,“你还是小瞧了日军的魄力,就像他们进攻苏联,之前我们谁也不会想到在这个时候日军还敢分兵进攻苏联。就像这次一样,虽然缅东北的丛林在我们看来不可能穿过,但日军的确过去了,还是在缅甸人的带领下。
这样的情况下,你觉得我派新1军去支援,有问题吗?”
“没问题,自然没问题。”史迪威不懂指挥,但不代表是傻子,“不过日军两个师团,新1军赶到之前,腊戌那边能守住吗?”
“我相信我的部队。”李恪回答道。
“为什么不派新5军去支援?”史迪威问道。
“要是英军能打仗,我肯定让新5军也去。但英军不堪一击,现在正是撤退到了勃莱,导致西线门户大开。现在在曼德勒以南,有日军4个师团{第5、第18、第33、第55},我必须留足部队,以免被日军两面夹击。”李恪冷笑道。
现在在曼德勒附近,李恪有8个师,其中60军的两个师以及102师因为之前的战斗损失不小,现在已经撤到了眉谬休整,只有第2军的两个师和新5军的3个师一共5个师的兵力负责迎战正面压上来的日军4个师团。
负责阻击日军的5个师总兵力约6.6万人,而日军4个师团也有6万人{注:都是三单位师团,由于之前的损失以及留驻后方的兵力,参与进攻的部队其实并不多},兵力相差不大。对远征军而言,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史迪威也听出了李恪对英军的不满,想到之前,102师顺手开走了属于英军第七装甲旅的坦克,在他看来这也是李恪对英军表达不满吧。不过英国人因为这事闹大,但很快没了下文,即便是亚历山大也默认了那批武器在远征军的手里。
“腊戌一役关乎整个缅甸战局,我希望能去腊戌指挥。”史迪威并没有放弃对指挥权的想法。
李恪直接拒绝,“约瑟夫,此去腊戌很危险,说不准就有日军偷袭沿途城镇,我们只需要在这边等着就行。对了,傍晚我的司令部就会搬去眉谬,你可以选择跟我们一起同行。”
让史迪威去腊戌,李恪没那么傻,自己不鸟他,不代表余程万等人敢不鸟他。让这位去腊戌,万一影响到战局怎么办?而且他也说假话,此去腊戌的确危险,日军的进攻毫无章法,渡边正夫把仅有的兵力分的很散,到处穿插,现在腊戌周围都有日军的身影。
不得不说,对于渡边正夫的这个战术,李恪也很佩服。不是他想不出来这个穿插进攻办法,而是以中队的情况,这么穿插肯定会失败。日军的进攻模式虽然死板,但下面的中低级军官随时会根据战场的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战术,有着较大的灵活性,而中队却达不到这个标准。
也正是日军这种精神,才让日军数次以弱胜强,英军就是被这么打垮的。本来英军在正面打的好好地,突然后面出现日军,而且还不止一股,肯定会影响英军的作战。
开始的时候,英军可能还能应对,但随着不断打败仗,英军也成了惊弓之鸟,听到枪声就没有举起枪反抗的勇气,这才被日军追的到处跑。
在李恪听到余程万汇报这个情况的时候,也很惊讶。但他没有太好的办法来反制,只能让各部队坚守阵地,日军再分兵,兵力就那么多,只要中队坚守住阵地,等待援军到来后,就可以慢慢吃掉分散的日军。
不过李恪还是小瞧了日军的不要命,或者是他们的不要命打法。日本这个国家本就容易走极端,越到绝境,日军的战斗力越强。就像这次,没有得到补给的日军,每个士兵就携带着不到200发子弹,火炮这些也多是九二步兵炮以及迫击炮,山炮这些都因为太重在穿插的途中被舍弃了不少。
但就是这样的装备,日军都敢进攻装备精良的远征军防守的腊戌城,可见日军的胆大。
虽然日军进攻点很多,但无论再多,也就一个目的,占领腊戌城,夺取城里的物资,然后南下消灭腊戌以南的十万中国远征军。
日军在腊戌附近有两个师团,56师团负责攻城,21师团则是进攻城外阵地,策应56师团的行动。但56师团的进攻并不顺利,就拿火车站的战斗来说,一个联队的兵力被挡住了,从中国阵地后面飞来很多炮弹,不断朝着进攻的日军飞来。
很快负责掩护步兵进攻的炮兵被密集的炮火所覆盖,硝烟过后,看着四零八落的炮架,渡边正夫脸色也变了。
“八嘎,为什么对面的支那军队有155炮?”
眼前的炮声明显不止105炮,而是威力更大的155炮,而且105炮的数量也不对。要只是105炮,这还没什么,他知道中队接受了美国的援助,师级炮兵就有几门105mm榴弹炮的存在,腊戌有也很正常。
可155mm的榴弹炮是怎么回事?虽然中队是有,可这种火炮都是以独立炮兵团形式存在的,应该在曼德勒才对,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想到这儿,渡边正夫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将军,支那人明显有所防备,此时的腊戌至少有两个师的支那军队,我们的情报有误。”参谋长神色也有些凝重。
“现在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占领腊戌,我们就能立下不是功勋,反则我们会折戟于此。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不顾一切拿下腊戌城。”渡边正夫神色咬牙道,他也知道自己的部队面临着什么情况,但现实的情况没有让他选择的余地。
“将军,田中师团长,其82联队在腊戌北面遭到支那军队进攻,规模约1个师!这个支那师番号不明,但战斗力强悍,甚至装备有十几辆战车,82联队已经被分割包围,情况十分危险。田中师团长希望我们派兵支援。”一个参谋急匆匆跑来报告。
“纳尼?”
渡边正夫脸色大变,中队增援的速度也太快了吧。本来之前得到的情报,腊戌城里就只有一个师的中队,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这才派了两个师团来执行穿插任务。
但等他们赶到腊戌,这里的中队由一个师变成了两个师。现在交火不到半天,又出现一个师,而且还有战车的存在。这肯定不是巧合,很有可能中队提前知道了他们的踪迹,这才做出了防范。
“师团长阁下,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参谋长询问道。
渡边想撤退,但想到自己当初的豪言壮语以及近在咫尺的腊戌城,让他放弃肯定很不甘。只要攻进了腊戌城,什么代价都能接受。
“继续进攻,吩咐缅甸独立军的士兵,让他们在城内的人制造混乱,策应我们的进攻。”
“嗨!”旁边的参谋正欲离去,渡边正夫又叫住了对方,“还有给饭田司令官发报,说明我们这里的情况,请求战术支援。”
渡边正夫现在也不敢托大,他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而影响帝国在缅甸的大计。渡边正夫的电报很快就传到了饭田祥二郎的手上,饭田得知腊戌的情况也吃惊不已,没想到情报居然出现了偏差。
不过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随着腊戌的战斗展开,新1军也没有隐藏踪迹,而是全速朝着腊戌开进。与此同时,驻扎在滇西的44军150师{暂编32师在密支那,负责修建中印公路}以及保山的新6军两个师也在快速南下,两天左右就能抵达腊戌。
虽然饭田很担心,但却没法给渡边正夫提供太多的帮助,在曼德勒,中队5个师把他4个师团的部队挡住了。没办法的饭田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寺内寿一身上,很快一封请求战术指导的电报就抵达了寺内寿一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