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观澜的时候,我的心情很不轻松。
10台磨床得一二十万,这笔钱从哪里来?
自己的资金链已经绷得紧紧的,叶丽那儿也没有多余,宋建华已经主动借了十几万用于购买CNC,不可能再找他。还能指望谁?这是第一个问题。
海口已经夸下了,10台磨床真要买回来,而质信的模具又给了“姓罗的老板”,我岂不是成了冤大头?这是第二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在夸海口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那就是10台磨床买回来以后放在哪儿。这是个大问题。比钱的问题还重要。
那么,能不能虚晃一枪,在质信的生意确定以后再买磨床?
不行!林颖在做决定前,势必会到厂里考察,如果没有看到10台磨床,生意想都不要想。而因为竞争对手是“姓罗的老板”,这单生意我没可能主动放弃。
回程走到一半,叶丽打来电话:“猪头,我昨天晚上就把货备齐了,怎么还不过来拉?”
我说:“今天一早我去了观澜,现在在回来的路上。”
她说:“那你直接过来吧,把货给人送过去。”
我到“叶家大宅”的时候,她们三姐妹正在吃午饭。
叶美因为前晚对我严加拷问,这会有点不好意思,见我进来,眼皮耷拉着,招呼也没打。
我如无其事地说:“大姐,中午吃的啥?”
叶美说:“你拿过来的野猪肉。”
我说:“还没吃完?”
叶美说:“我们三个吃肉不行。”
我说:“叶惠,你多吃点,不要程旭东嫌你瘦。”
叶惠说:“他算老几,我不嫌他瘦就好了。”
叶美说:“叶惠,要跟人处对象就好好处,别目空一切,最后把自个剩下了。”
我说:“大姐,女生找对象,就得目空一切,否则男生不把你当回事。”
叶惠说:“就是,还是刘哥说得对。我跟程旭东认识也有一个月了吧,你看他有啥表示,连个金手镯都不舍得送。”
叶丽说:“我跟你刘哥认识恁几年,他不也才送了一对手镯嘛,你们才认识几天呀。”
我说:“叶老板,话不能这么说,我一直想送给你,你不要;程旭东是根本没那个心。”
这么逗弄几句,我忽然有了主意,买磨床的钱打程旭东那儿借,任务则交给叶惠解决。
现在搁程旭东那儿,我的面子已经不好使了。这货对我意见重重。叶惠的面子他总不会不给。
叶丽和叶美还在吃饭,叶惠已经吃完了。我说:“备的货在哪儿,让我看看。”
叶丽说:“在仓库里,让叶惠领你去看。”
我和叶惠来到院子里。她打开仓库,把用纸箱包装好的货品指给我,说:“昨天我们仨忙乎到半夜,就这点成绩。”
我说:“不错,不错,你们仨很能干。”
叶惠说:“就你的富康,得拉多少趟?”
我说:“没脑子了不是,怎么会用富康,叫辆货车一次就完事了。”当下就给老谭打电话,让他火速赶过来。
叶惠说:“等会车来了,你让叶美帮你搬,我得和叶贤去散步了。”
我说:“慢着,我有事给你说。”
叶惠说:“出去,一边散步一边说。”
也好,省得让叶丽和叶美听到。
叶家大宅的位置还是有些偏僻,午后人车稀少,给人的感觉恍若内地城乡结合部。偏僻也有好处,房租低,适合散步。
叶贤自个在前面撒欢,我和叶惠跟在后面。
我说:“叶惠,你姐给你多少钱?”
她说:“什么意思?”
我说:“工资,月薪。”
叶惠说:“3千。”
凭良心说,给得不少。插科打诨遛遛狗,每个月领3千,这活我也想干。
我说:“够用吧?”
叶惠说:“啥够用不够用的。”
我说:“现在有个挣钱的机会,你想不想干?”
叶惠说:“当然想干。不是抢银行吧?”
我说:“就你这身板,抢得了银行?”
叶惠说:“我可以望风呀。”就去听书
我说:“暂时没有抢银行的计划,等哪天有这想法,肯定叫你去望风。我现在说的比望风还简单,挣得比望风还多。”
叶惠慌不溜推我:“快说呀,刘哥,你可急死我了。”
我说:“我厂里现在需要一笔钱,最少5万,多了10万也可以,你帮我借,我给你好处费。”
叶惠大失所望:“刘哥,你找错人了,在这儿我两眼一抹黑,谁都不认识,在老家还差不多。”
我说:“叶惠,你把一个人忘了。”
她说:“谁,叶丽吗?”
我说:“要是叶丽,我就自己借了。”
叶惠说:“叶美吗,她比我还穷。”
我说:“再想想。
叶惠到底聪明,马上想到了程旭东,“刘哥,你干嘛不自己找他借?”
我说:“这货最近跟我闹意见,我不好张口。让你出面借,一是给你挣钱的机会。。”
叶惠说:“你给我多少好处?”
我说:“十个点。”
“5万就是5千,10万就是1万,Oh,MyGod!”叶惠盘算过后喜上眉梢,“是真的吗,刘哥?”
我微笑着点点头。
叶惠蹦起来,直嚷:“刘哥,我好爱你耶。”
我说:“这话跟我说说就行了,让叶丽听到,非扒你的皮。”心说,你爱的是钱,哪是刘哥。
叶惠说:“她敢!”
我说:“反正当着俩姐的面,你得稳重。让你出面找程旭东借钱,还有一个用意,就是趁这机会考验考验他,看他是不是真的爱你。”
叶惠说:“对,看这货吊儿郎当的样子,是得考验一下。”
不知不觉走出很远了,迎面开过来一辆货车,我认出来是老谭的。拦住上了车。
老谭看到叶惠嘴不识闲:“好漂亮的妹妹。”
我说:“你知道她谁吗?”
老谭说:“怎么不知道,眼镜老早说了,刘老板有两个漂亮的姨子。”
叶惠没想到自己的漂亮能声名远播到前进工业区,非常得意。装完车,非要跟我去送货。
叶美反对,说:“叶惠,你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跟着去有什么用?”
叶惠说:“我出去散散心不成吗,天天待家里把人闷死了。”
我说:“出去转转也行,长长见识,学学和人打交道的本事,以后也可以帮着送送货。我可说好喽,我不能给你们送一辈子。”
叶丽说:“那就去吧,但是,不能给刘哥添乱。”
叶丽是瞎操心,叶惠不但不会给我添乱,相反还会给我帮忙。
由10台磨床牵出的几个问题中,资金远不是最重要的,场地才是。
牛顿厂所在的厂房,原本是1千平方,被从中间分成两半,另一半是一家电子公司的仓库。牛顿厂要想扩张,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搬走另觅大的厂房,二是寄希望于那家电子公司把仓库搬走,把地方让给我。
牛顿厂搬走没可能,只能寄望电子公司把仓库搬走。
在这件事上,刘经理是说得上话的。先不说他那个所长表舅没人能不给面子,就说他物管办经理的实权,也是不可小觑的。
而据我的分析观察和判断,刘经理在漂亮女人面前特别好说话。其实根本不用分析观察和判断,我自己就是这个德性。由己推人,刘经理肯定也是。
所以说,带上叶惠,不但不会添乱,还能帮上不小的忙。
出发前,我特意让叶丽包了些品相一般卖不上价的人参和鹿茸,预备带给刘经理。分量之足,除了够刘经理孝敬老丈人,还够自用。
前进工业区朱大胖这儿收货的是位60多岁的大爷,由于对朱胖子先富带领后富的义举心存感激,大爷在验货时要求相当苛刻,那双老眼看似混浊,却时常爆出精光,让送货的人不寒而栗。
我交待过叶丽,“山货之家”的商品,无论木耳,蘑菇,黄花菜,还有其他,10斤的包装多装1两,20斤的包装多装2两,50斤的包装多装半斤。
叶丽开始不同意,说收上来的都是干绷绷的干货,打好包装后,只会吸潮变重,不会变轻,只要称准了就行。
我说,多给这1%,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也是为了满足客人占便宜的心理。也许客人不会注意你多给了1%,但一旦注意到,他从此就会认准你。这就是口碑,是花多少钱打广告都做不到的,何乐而不为。
叶丽被我说服了,从送给朱胖子的货开始,无论大小包装,一律多给1%,并作为规矩延续下去。
第一次送货全检,大爷发现了这1%,并因此对我印象深刻,这次送货因此得以享受抽查的待遇,只随意称重了一包就全部放行了。相信下次再来,抽查就会变成免检。
我说:“叶惠,看着没,我让你姐每包多装1%好处有多大,否则挨包称重能把人急死。”
她说:“那老头老奸巨猾,一看就是个老特务。哎,刘哥,不是说好送给3个老板的吗,怎么全都给他一个了?”
我说:“这3个老板是3兄弟,分别叫大胖二胖三胖,我们把货交给大胖,二胖和三胖会派人过来取走。”
叶惠说:“刘哥,以后这儿我来送货,不用麻烦你了。”
那敢情好,省了我不少事。